全球人形机器人工业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要害阶段。2023年市场规模打破20亿美元,特斯拉Optimus、波士顿动力Atlas、Figure 01等产品迭代速度加快,AI大模型打破显着提高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决议计划才能。我国工业链凭仗精细制作优势,在减速器、伺服系统等中心环节加快代替,国产化率已超40%。
1. 技能拐点接近:2024年多家厂商进入量产验证阶段,单机本钱有望从50万元降至20万元以内,特斯拉规划2025年完成万台级产能。
2. 使用场景迸发:工业范畴添补3000万劳动力缺口,家用场景获益人口老龄化(我国60岁以上人口2035年将达4亿)。
3. 方针强力驱动:工信部《十四五机器人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清晰2025年机器人密度翻番方针,深圳、上海等地出台专项补助方针。
消费电子玻璃龙头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3D玻璃技能延展至触觉传感模组,与国表里人形机器人企业协作,供给从研制技能、零部件出产到整机拼装的一站式服务。
-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占率超60%,人形机器人专用减速器已送样特斯拉,单台价值量约1.2万元。
-轿车零部件龙头转型机器人结构件,一体化压铸技能搬迁优势明显,独家供给Optimus旋转关节壳体。
-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榜首,新一代空心杯电机功率密度提高40%,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需求。
出资主张:侧重重视具有硬件复用+软件打破两层才能的标的,2024年主张装备人形机器人板块仓位5-8%,优先选择已进入特斯拉/小米供给链的企业。工业迸发期估计在2025-2027年,现阶段宜布局中心零部件供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