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超10米电梯加装安全带防事故

2024-06-02 行业资讯

  【新民网·独家报道】随着电梯应用的日益广泛,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对市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威胁。今年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代表杨逢珉提出了这样一份书面意见:除了建议超过15米长的自动扶梯的斜坡角不能大于45度外,她还建议通过在自动扶梯滚动升降的扶手部分加装拉手环绳、在长度超过10—15米以上的自动扶梯上加装安全带等安全补救措施,提高自动扶梯安全性。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看到,杨逢珉代表首先建议,在滚动升降的扶手部分加装拉手环绳。“这样在自动扶梯快速下滑或突然倒溜时,乘客因抓紧环绳可减缓急速下坠对人体的冲击,同时保护人体平衡不会因快速下坠而摔出扶梯造成伤亡事故。”

  杨逢珉表示,只要乘客在乘自动扶梯时手能抓紧安全环绳,通常能大大减轻自动扶梯发生事故时的伤害程度,“由于扶手可能与扶梯同步急坠,拉手应设计在乘客偏上方部分,形成向上的拉力减缓冲击力。”

  杨逢珉代表同时指出,目前上海轨道站点的自动扶梯中有许多长度超过20—30米,“超长的距离再加上较大的昂角,使得自动扶梯上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明显的威胁,哪怕是突然停止没有发生下坠也可能对乘客造成巨大伤亡。”

  据此,杨逢珉建议由专家论证制定自动扶梯昂角与长度的技术参数,作为强制性的技术规范,“可以防止有些企业为了节省资金或空间而故意缩短自动扶梯的长度,由此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杨逢珉还建议,长度在10—15米甚至更长的自动扶梯、尤其是仰角超过45度的自动扶梯建议加装安全带设备。

  对于这个“安全带设备”的构造,杨逢珉的构想是,“类似汽车安全带的原理,在自动扶梯的每两排乘客前后之间加装安全带设备。”杨逢珉建议,乘客上自动扶梯后就将安全带扣上,隔断与前排乘客直接挤压传导冲击力的可能性,在乘客出自动扶梯时再解开安全带,既方便又安全。

  “万一发生自动扶梯急剧坠落时可以大幅度减少和缓冲前排乘客向后坠落挤压后排乘客导致伤亡的可能性。”在杨逢珉看来,安全带设备对于使用年数的限制较长或设备老化的自动扶梯尤其有效,能有很大效果预防自动扶梯坠落引发的伤亡事故。

  “此外,还应在自动扶梯的地面端口周围铺设能预防人们坠地受的缓冲材料。”杨逢珉指出,自动扶梯坠落引发的人员受伤或死亡事故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人们突然剧烈摔倒在生硬地面而产生的,“所以在自动扶梯的地面端口周围铺设高强度抗压缓冲材料将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甚至杜绝人员伤亡的可能性,即使有人受伤多数情况也只是无伤大碍的轻伤,要在足够宽裕的范围内多铺设一些缓冲材料,才能在自动扶梯突然发生坠落时将人们伤亡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点。”

  与此同时,杨逢珉还表示,应该根据自动扶梯使用年数的限制或老化程度设定不同的保养和维护频率和常规使用的寿命,“技监部门与电梯行业协会必须联合研究制定详细的按照自动扶梯的使用的时间和老化程度分等级执行自动扶梯保养与维修的规章制度。”

  而在她看来,技监部门也应当制定更加严格的强制规定电梯和自动扶梯淘汰更新的使用年限。

  “以上这些措施技术上应该都不是很难,但是会增加自动扶梯的成本。”不过,杨逢珉代表表示,比起自动扶梯下坠对人类造成的伤害而言,改进还是值得的,“希望技监部门和行业协会尽快研究改进措施落实的可能性,并制定新的自动扶梯安装、使用和维修的安全标准。”(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李欣李若楠沈文林萧君玮)

  经济大省挑大梁·川源蹲点观察丨“拼经济”怎么拼?(四)新兴起的产业靠啥“平地起高楼”

  易炼红在舟山调研:保持良好态势 发挥特色优势 形成发展胜势 以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成效助力海洋强省建设提质提速

  王浩在绍兴调研:坚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水平发展重要着力点 加快建设以制造业为骨干的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灿都”动态丨中央气象台:预计或将于13日白天在舟山到三门一带沿海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