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顾一下本周资金的流向,从中会有很多启发,也能看到很多市场中的新机会。下面我分三部分说这事情。
看看周五全球股市的变化,以及外资的态度改变。大家都能感受到资金在朝着哪里流。
如果深挖一下,也很好理解外资的困境翻转,原本老米选择AI是因为AI真的就是好像是为老米而生的。
· 人工智能对传统制造业的依赖程度较低,可以完美避开美国去工业化的短板;
· 人工智能和芯片产业紧密关联,而这正是老米现在为数不多的优势产业之一。
同时,华尔街是一个能把沙子包装成钻石的地方,人工智能被包装成,必须重金投入后天学习,必须高性能芯片才能学习,除了老米无人能掌握的人类未来科技。
结果DeepSeek横空出世后,大家发现,华尔街包装出来的老米,其实啥都没穿。
现在大家要估算的就是,原先低配A股的全球资金,一旦超配起来,这得掀起多大巨浪?
但如果想着,资金进来,肯定炒A股的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那就是想当然了。这些股票大涨,所有人都看到了。你让后来的机构去为前人在山顶上抬轿,这除非是超级大牛市,否则是没人干的。
看似矛盾,实际也是合情合理的,科技不止AI,但很多产业都能AI赋能,日后炒AI+很容易,只是科技不能用价投的方式来炒,对于普通人来说,要看机构的态度。
但机构动作也并不容易看清楚,因为在散户和机构的博弈中,存在很明显的信息差,机构看清散户的整体动作很容易,但散户却很难看清机构动作。有时候运气好,散户跟机构的行为同步了,但只要这样的散户一多,机构必然会反着做。
比如说下面两个股票,都在震荡,结果一个突破向上,一个破位向下,明显右侧上上突破的那只股票,震荡中做空的散户肯定都缴枪了。
但在没突破和破位之前,能看出两只股票里,机构是什么打算吗?显然这也是很难的。
而难以辨别的原因,就是机构的动作和散户、游资的交易是混在一起的,普通人几乎没办法区分。
但随着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挖掘,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后,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特殊现象,比如「交易行为」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因此就可以揭示更多鲜为人知的交易细节。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周五收盘后,用系统统计「机构交易特征」,能清楚看到最明显的数据异动就是控盘股显著增加、强势股明显地增加,这说明行情不单单是热,并且机构已经深度参与其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曝日本小米专营店人气火爆,网友称国货崛起,却遭质疑:排队的都是国人吧!
特朗普:正在商谈“分割”乌克兰土地!美特使爆料:普京送了一个礼物给特朗普!美方称,泽连斯基处境艰难,将举行总统选举
尼日尔为何突然对华服软?明确说不会终止与中石油的合作”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