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离开了江河湖海塘,挑选“上岸”换新家;“才智桶”里进水排水一体化,能养4000-5000斤鱼……这些乍一听有些难以想象的工作,现在在新洲区涨渡湖农场园滩分厂的兴恒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循环饲养基地里得到完成。该基地打造的陆基桶式循环流水饲养推翻了传统养鱼形式,走出了一条节能增效的现代渔业开展新路子。
1月8日,记者走进兴恒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水循环饲养基地,直径6-8米,高2.25米的“才智桶”规整摆放,桶内水流不断却不见鱼,一旦落下渔网,则有成群鱼儿不断在网中翻腾跳动,一条条长势喜人。
“‘才智桶’也叫陆基循环圈养桶,因其智能化特征,咱们便给它起了这个昵称。现在基地有‘才智桶’44只,其间24只桶饲养马口鱼,20只桶饲养鲈鱼,年产成鱼约26万斤左右。” 兴恒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绍文和记者说,在新洲区农业乡村局、涨渡湖大街的支撑和协助下,他确认了陆基养鱼的饲养形式。经过调查研讨,出资300多万元建造水循环饲养基地,已于2022年7月投入到正常的运用中。基地里饲养的鲈鱼和马口鱼归于高蛋白、高养分、高价值的特征鱼类,饲养要求比较高,市场需求量大,很受欢迎,早早已被本省客户预定。
李国康边调查水流、鱼的进食与生机状况,边介绍桶装饲养零排放技能。基地主要由增氧体系、排污体系、水质监控体系、水循环净化体系、恒温体系等部分所组成。陆基循环圈养桶作为鱼儿的生活区,里边配有流水设备和增氧设备,桶下有搜集粪便、饲料残渣设备,经过相关设备做过滤和别离,饲养尾水能循环使用。一起采纳温控大棚技能,确保鱼在舒适的环境里生长,基地两年过夜出产三批鱼。
“才智”不只体现在饲养技能上,饲养方法也相同智能满满。只见李国康拿起手机,顺手点进使用APP,每个水桶内的水体温度、溶氧量、氨氮、亚盐含量、电能质量和安全用电等数据一望而知,手指悄悄一点便完成长途主动换水、增温等操作。
据了解,现在基地有三名技能员,都是本村有着养鱼经历的渔民,技能员年收入6—7万元,跟着基地的生态渔业饲养技能逐渐提高,现在每只桶年产值能到达5万元,水循环饲养基地年产值能到达220万元左右。
“基地除了饲养鱼类,还进行蔬菜、瓜果、谷类、豆类的栽培,下一步,我将争取用两年时刻把基地打造成为一个花园式、多元化的农业种饲养园区,推进传统种饲养业向现代化种饲养业有用改变,带动当地乡民增收致富。”汪绍文说。